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动态

民办中学空调供暖室温偏低 学生披着羽绒服上课



2008-01-30

分享:

  冬雪过后,北京的气温又下降了几度,生活在海淀区清华志清中学的师生们感到格外难熬。由于供暖设施改造,教室内的暖气全部拆掉换成了空调,学生们普遍感到教室温度偏低。尽管学校很快就要放假了,但学生们仍然担心新学期还会接着受“冷遇”。为此,一名学生家长就此事拨打北京市非紧急救助中心12345反映孩子的苦恼。
  张雨(化名)正在该校读高三,在最近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披着羽绒服上课。“屋里很冷,很多同学都像我一样穿大衣坐在教室里。”据张雨介绍,学校自去年11月供暖季开始时换成了空调供暖,每天中午就停机。“因为中午有太阳”。直到下午3点左右才能重新打开暖风。这段时间教室里和屋外的温度差不了多少,好半天才能暖和过来。
  自去年11月15日起,清华志清中学为了改善冬季供暖,把过去的柴油锅炉废除,换成空调供暖,并为此更新了学校的供电系统,增容变压器,改造供电线路。从教室、办公室到宿舍,全部换装新空调。
  工作人员打开该校校园网,在最近一期的通告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空调供暖对于我们学校是第一次,无论是管理还是维护都缺少经验。一个新设备刚刚启用,也会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们和学校很好的配合,在供暖期间出现问题应及时向宿管、后勤老师反映,我们会立即帮助大家解决。”
  上周末的傍晚,一位匆匆离开校园的学生告诉工作人员,现在教室的温度确实很低。“基本上在外面穿什么衣服,在教室里也穿什么。有一次英语老师穿着毛衣给我们上课,上到一半就受不了了,最终还是让同学去办公室取来大衣穿上。我们教室还是在阳面,阴面的教室不知道有多冷呢。”据同学们介绍,每个教室中只有两台壁挂式空调。
  一位学生家长对此感到不满:“这是一所民办学校,校方适当节约日常支出我们理解,但总不能让孩子冻着听讲吧。我们每年光给孩子交的学费就上万,这几十天的取暖电费学校不该太过吝惜。”
  该校张校长在接受工作人员采访时承认目前教室的室内温度确实算不上暖和,但比改造前略有上升。张校长无奈地对工作人员说:“我们毕竟不是公立中学。去年,投资方花了近200万元进行供暖系统改造,他们的资金压力也很大。最近这几天接连降雪,气温确实很低,我们已经延长了供暖时间,每天早晨6点到下午5点半全部开着空调,然后休息一会,晚自习时再开。希望在下一个供暖季能改善室温,增加屋内空调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