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风采

执着为民心 真情解民忧



2019-09-27

分享:

在房山区城关街道信访办,提起赵德龙,每个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干部,赵德龙在面对群众时,总是以真挚的耐心和爱心,释放着强大的正能量,以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为己任,努力化解着百姓身边的难事。
“急脾气”的信访干部
面对信访工作,赵德龙是一个“急脾气”,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应群众,街道办的同事都笑称:“他给群众办事儿,比办自己的事儿都着急。”

xffc2019092901.jpg

2018年3月的一天早晨,某小区30多名业主怒气冲冲地来到了城关街道信访办,大家情绪激动,异口同声谴责物业公司在小区强行乱收停车费。赵德龙在耐心安抚业主们情绪后,让大家推选出五名代表进行沟通。经了解,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合同中未提到加收停车费条款,物业公司单方面加设拦车杆、计费器并强行加收停车费的行为,不但激怒了业主,也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小区业主已经多次与物业公司发生冲突,矛盾一触即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军人出身的赵德龙雷厉风行,一刻都不耽误,立即请示领导,主动向房山区住建部门了解小区内停车费收取规则。随后,赵德龙将区住建委主管科室、物业公司和小区业主代表约到一起,以“三方会谈”的形式进行了面对面沟通。沟通会上区住建委明确指出除合同约定外,物业公司在小区内不得乱收其他费用,同时也为物业公司和小区业主讲明了相关规定,会上物业公司负责人向小区业主代表当面道歉,并明确表示立即停止乱收费行为。只用了短短1周时间,便化解了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这场旷日持久的矛盾。
固守一份以民为本的“偏执”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殷切期待,教育问题格外被群众关注。2018年1月,百余名心急如焚的家长来到城关街道信访办,反映某小区定向安置房配套小学新校区建设进程缓慢,可能耽误孩子入学。
面对言辞激烈、情绪急躁的家长,赵德龙真诚以待、推心置腹与他们进行沟通。原来,新校区工程已在2017年8月完工,但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未移交到教委,家长们为此极为不满。赵德龙与建筑公司多次联系,但建筑公司态度不明朗,并未正面回应工程进展缓慢问题。未得到满意答复的赵德龙并不灰心,他深知,教育问题事关民生,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半点都不能含糊。
随后,他向街道领导汇报了问题详情,在领导的推动下,街道会同住建、教委等相关部门,专案研究解决小学校区工程进展缓慢的问题。经过多部门一同交涉,建筑公司表示校区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尚未安装完毕。
建筑公司给出的答案依然不能让赵德龙满意。执着的他再次请示领导,联系教委、住建、消防等主管部门,同建筑公司、学生家长代表多次开协调会,最终,建筑公司承诺在当年5月之前完成定向安置房配套小区新校区的全部建设及竣工验收手续,绝不耽误孩子按时入学!
望着家长放心离去的背影,赵德龙收获了大大的满足感。不久,他收到了小区家长专程为他送来的锦旗:“为民解忧情深似海,为民办事关怀备至!”
赵德龙在解决群众困难的态度上是出了名的“偏执”,他用军人的执着与坚守,全力为信访群众解决每一件诉求,用一份基层信访干部的朴实,筑牢了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仰。
把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
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是赵德龙在工作中的信条。“群众利益无小事。”赵德龙说,“要精准彻底解决信访人的困难问题,就要拿起放大镜,吃透相关国家政策。”他认为,信访工作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需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深入钻研、思考,力求做到面面俱到、有理有据。
2019年3月,一位面色苍白、身形纤弱的妇女来到城关街道信访办,在反映信访诉求的过程中她始终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经了解,高某是西街村村民,20年前离异,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十分不易。去年村内棚改拆迁,高某认为她未得到合理安置补偿,并且要求分得宅基地以及口粮田、口粮钱。
身为80后的赵德龙对“口粮田”“口粮钱”概念十分陌生,在前往村委会询问棚改项目安置及宅基地分配问题后,赵德龙特意请教了城建科老一辈工作人员,并向区国土部门了解了关于口粮田的相关政策。经了解,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7年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规定,有关“口粮田”的“两田制”已不再实行。另外,由于高某住房并不在拆迁范围,因此她不享受拆迁安置补偿,宅基地的申请亦应根据《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向户口所在地村委会提出。此后,赵德龙将法律和政策规定向高某进行了详细解释,终于解开了高某多年来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