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风采

【寻找最美信访干部】赵春红:以真情换真心 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2021-08-26

分享:

在昌平区兴寿镇的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解决问题就找赵主任!”群众口中的赵主任就是昌平区兴寿镇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的赵春红,52岁的赵春红从事信访工作9年来坚持每天早晨7点多就到单位,一忙起来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同志们说看她天天这样早来晚走,但从没听她叫过苦,反而见她乐在其中。

640.webp.jpg

“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信访问题当家事,尽心尽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是赵春红工作的宗旨。多年的信访积案,她耐心化解;近百人的群体访,她迎难而上,她觉得为民排忧解难是她最大的欣慰和幸福。工作9年来,赵春红共接待信访群众1735批次,占全镇接访总量的63.5%,她用自己真诚的付出赢得了群众的真心和党委政府的肯定,先后获得了“北京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兢兢业业,努力做信访业务的懂行人

为了使信访接待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上任后,赵春红在较短时间内学习了《信访条例》《土地承包法》《北京市户籍政策》等法律法规的常用内容,并细心做出标记,以便查找和使用。凡涉及宅基地的审批、计生、民政、社保等相关政策和农村常见问题,她都会反复学习研究。

2019年4月28日,马某来到镇里上访,反映自己工作7年间用工单位以工作时间不是全日制为由未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他工资,也未给他缴纳社保,要求单位补齐7年的工资及保险差额。经过调查赵春红了解到,马某的用工单位认为其工作具有季节性,除清明节外,平时均不是全日制上班,故未按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执行。赵春红在与镇社会事务科、社保所、村居律师一同会商后认定,用工单位未按照北京市政策规定的劳动合同标准执行工资保险待遇,马某的补偿要求合理。随即她便牵头与村干部及科室负责人一起到用工单位查询马某的工资记录,在调查过程中,社保所工作人员又向单位负责人宣讲了《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以及利弊关系,最后用工单位同意补齐马某的工资及保险共计5万余元。

640.webp (1).jpg

经信访办及村委会协调,赵春红(右三)为马某送来了单位补发的工资款

收到补偿款后,马某和两个女儿为镇里送来两面锦旗,并特别表示一面是送给赵春红的,“没想到兴寿镇的信访工作落实的这么好,我爸为这事还住了几天医院,如果不是赵主任这么认真,帮我们用法律政策解决了问题,这事还不知道要困扰我们一家多久呢。太感谢你们了,真是为群众办实事呀!”

640.webp (2).jpg

保险及工资问题解决后,马某与两个女儿送来锦旗(左五 赵春红)


将心比心,用情做群众百姓的贴心人

农村信访工作涉及面广,问题也比较复杂,一些邻里间的矛盾纠纷,除了要用好政策,更要讲究正确的方式方法。赵春红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换位思考、柔性化解,通过将心比心赢得信访人的信任,做好劝导工作,化解心中的疙瘩。

640.webp (3).jpg

为村民解心宽,赵春红经常通过电话了解村民诉求

暴峪泉村王老太已经年近70,因为邻居占用了她家二十几公分宅基地,多年来两家争执不断。赵春红考虑到房子已建完,拆的可能性不大,便想从劝解王老太放下心结入手化解两家人的矛盾。在一次接待中,赵春红用该村另外两家因宅基地纠纷告状打官司,违反《信访条例》上访闹得邻里不和的事例劝导老人,老人说:“我听说过这两家的事,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啊。大人生气孩子也不得安生,我们家小孙女现在还小,我可不想她的生活也受影响。”赵春红思绪一转,想到这一辈的老人都爱听戏,在戏中讲亲情、讲民俗,她就又给老人讲起了清代名臣张英写诗让墙的故事,“一封书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太太紧皱的眉头松开了:“我在戏词里听过这个,人都是这样,你说这事儿到了自己身上就转不过弯了,非要争个高下。”经过三个半小时的劝说引导,老太太终于想通了,当即表示心里舒服多了,不再为宅基地纠纷上访。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信访工作岗位没有鲜花簇拥的热烈,也没有英雄凯旋的辉煌。赵春红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努力做好党和群众“连心桥”上的铺路石、护路人。多年以来,赵春红不改初衷,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以她的草根情结、赤诚之心,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信访工作者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