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风采

【寻找最美信访干部】退伍不褪色 用心解民忧 郭红江用“笑容”化解“愁容”



2021-11-05

分享:

2005年,郭红江从部队转业到昌平区信访办工作,在来访接待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他退伍不褪色,重新“当兵入伍”,连续获得“北京市优秀接谈员”、“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优秀军转干部”、2019年度优秀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640.webp.jpg


用“微笑”面对群众

郭红江作为一名普通的接访员,始终把来访群众当亲人,用微笑传递着和谐与友好,用微笑给予群众信心和力量。

6401.webp.jpg

从事信访工作以来,郭红江总是习惯面带微笑地面对各类上访人:“来,先坐下,喝杯茶。”一杯茶、一脸憨笑、几句暖心的话,总能迅速让上访者“消火”。2014年10月的一天,高女士怀抱一个婴儿来到信访办,据介绍,2013年高女士与崔某领取了的结婚证,并于婚前生育一子。2014年春节期间,崔某酒驾死亡,另一方一人死亡,崔某房产被查封。高女士本人的户口还没有迁移进京,孩子的户口也因丈夫的去世而失去落户主体。母子二人经济拮据,生活无以为继,孩子又患疝气亟需手术。面对着高女士,郭红江脸上的笑容少有的停滞了,同情的泪水止不住在眼眶中打转。

对话在郭红江极力安抚和高女士的激动中进行。郭红江首先稳定了高某的情绪,自己出钱让同事去给孩子买来奶粉和小食品。高某犹如遇到了家人,把内心的苦楚和悲伤倾诉了出来,情绪也逐渐平复了。

随后,郭红江协调有关单位依法对高某母子实施了紧急救助。同时,按照信访工作程序将高某母子的情况通报给了公安机关,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落实孩子户籍问题,还联系属地政府为母子申领了低保。高某冰冻的心融化了,对未来生活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本来只是怀抱最后一丝希望才到了信访办,没想到遇到了老郭,是他让我们母子有了生的希望和活下去的信心。”


用“冷静”分析问题

面对较为棘手的农民工讨薪问题,郭红江能够迅速分清权属:发生在正规建筑工地务工、与劳务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讨薪事件,联系相关单位和属地政府到工地现场调处;发生修建民房、或者临时务工等与个人包工头存在劳务关系的农民工讨薪事件,为农民工联系法律援助工作站,协助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402.webp.jpg

2012年元旦前夕,某重点项目工程建筑工地民工四十余人到昌平信访办来访,讨要五十余万元工资。郭红江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到工地进行调处。面对情绪激动的民工,郭红江沉着冷静,一面安抚工人情绪,一面组织调查核实情况。在了解到欠薪缘由后,郭红江不辞辛苦,积极与各有关单位联系协调,共同约谈用工企业负责人,依法依规维护工人们的合法权益。最终,在2012年1月3日傍晚,民工领取了工资顺利返乡。

无独有偶,2017年冬,河南安阳籍务工人员孙某等人来访,反映他们于2017年4月至7月在昌平区某村给村民建设民房,但房主至今未支付28万元工资款。郭红江在了解情况后,按照“四小工程”民工讨薪工作流程,联系属地政府协调,但房主以各种理由拒绝协调。面对既未讨要到工资,也已没有返乡路费的孙某等人,郭红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及时请示办领导,启动突发意外情况小额救助机制,帮助孙某等8人垫付了返乡路费,并指导孙某等人积极收集证据材料,待年后依法诉讼维权。


用“热情”传道授业

面对新来的同事,或是各镇街前来见习的信访“新人”,作为接访大厅“厅长”的郭红江总是热情相处,积极提供帮助,让同事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尽快融入工作氛围,尽早成为工作能手。

新招录的小陈,在第一次接访时直犯愁,不知从何下手。郭红江主动带着小陈接访,教导他接待信访群众的方法技巧。在郭红江手把手的帮助下,小陈很快进入了状态。郭红江还发挥标杆作用,用亲身体会和成功处置的信访事例“传道授业”。不但教会年轻干部端正接访态度,掌握接访技巧,更教会他们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行为准则,促进了年轻同志快速成长。同时,他还将自己的接访工作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供大家参考借鉴。


十多年来,郭红江累计接待群众3500余批,共计55000余人次,被领导和同事们誉为“微笑大使”“信访名片”,协调化解各类突发信访问题不胜枚举,用行动演绎了首都信访工作者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