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乡镇中心区拆迁工作是全区的一项重点工程,在拆迁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以人为本,想拆迁群众所想,急拆迁群众所急。采取部门联审、同步选房、司法援助、免费搬家等有效措施,创造性地克服了征地拆迁中的一系列问题,妥善解决了拆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良乡镇中心区位于邢家坞村,规划总用地面积129.6公顷,涉及926户,2000多人。自2015年3月17日启动拆迁,到目前已拆迁907户,完成拆迁任务的98%,拆迁工作进入扫尾阶段。在历时三个月的拆迁过程中,没有发生大规模越级上访,保持了良好的拆迁秩序,实现了阳光征地、和谐拆迁。
做好思想动员,争取群众支持
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争取群众支持,是做好拆迁工作的基础。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征地拆迁宣传发动工作始终坚持“五个必须”:即征地拆迁涉及群众利益的必须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村民代表必须将会议精神宣传到户;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必须由镇指挥部负责同志参加;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中必须讲明征地拆迁安置的基本政策、补偿标准及中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党员干部的家庭及成员必须带头支持中心区建设。例如,在村两委班子成员拆迁中,村书记率先垂范,带头先签约,真正起到了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的作用,有效带动其他班子成员和村民陆续签约。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宣传车、板报、横幅、一封信、温馨提示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重点宣传拆迁工作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五个必须”使得拆迁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最广泛支持和配合,实现了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好征地拆迁和中心区建设中各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坚持公平公正,征得群众认可
一是认真细致调查摸底。在项目开拆前,拆迁指挥部对红线范围内的所有住户进行详细摸底调查。第一,对被拆迁房屋的现状进行详细丈量、登记、汇总,做好档案调阅、项目概算等工作,并进行现场拍照、摄像,留下影像资料,力求全面细致掌握原始情况;第二,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其它多种渠道,了解被拆迁户的家庭人口状况和社会关系等信息;第三,逐一排查拆迁范围内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和矛盾化解方案,确保拆迁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二是严格执行政策。针对长期以来群众在拆迁中存在的“早签吃亏、晚签得利”的惯性思维,我们坚持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确保拆迁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拆迁手续,制定了统一的拆迁流程,印发到每个拆迁组,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的拆迁业务培训。为保证执行政策不走样,在协议签订中,严格对照政策和补偿标准,按照每一份协议通过“四关”(即:组长关、区长关、拆迁人关、执行指挥关),“四人”签字的工作流程,以杜绝“人情协议”,避免徇私舞弊现象发生。同时规范审查复核,区住建委等部门组成的审核组对每一份协议档案进行严格审核,审核人员签字后协议方可通过。在拆迁过程中始终做到政策不变,评估标准不变,奖励时限不变,使拆迁政策前后贯通,保持一致,切实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讲到底”。
三是真心为群众服务。拆迁工作中坚持法、理、情三者融合,既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也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针对被拆迁户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除了耐心去做思想工作外,对心存疑虑的群众,用惠民拆迁的实例帮助他们打开心结;拆迁工作组、镇、村在拆迁过程中努力为被拆迁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如:从周边各村集中收集房源,千方百计提供待租房源信息,方便被拆迁户选租选用;针对孤老、残疾和重病患者租房特殊给予补助,对少数拆迁病患者,拆迁工作人员带着花篮前往探望,送去党和政府的慰问和关怀;主动协调教育部门为孩子办理上学或转学手续,保障孩子就近上学。正是这一件件细微小事,赢得了被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被拆迁户从“对抗”到“对话”、从“誓不拆迁”到支持拆迁的完美转变。
坚持源头化解,实现平稳拆迁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拆迁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方案。镇主要领导在关键时间点亲自到拆迁指挥部坐阵指挥,听取工作情况,及时分析情况,对出现的信访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拆迁工作有效推进。镇信访办人员坚持一线办公,在拆迁指挥部设立信访接待室,接待群众来访,并聘请律师设立咨询室,对拆迁户从法律上予以援助。镇信访办每天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与各部门进行沟通,能够现场解决的,就及时现场解决。对于需要召开会议的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多部门联合予以解决,并引导群众“坚持诉访分离,依法逐级走访”。同时多次协调区相关委办局召开联席会,对相关政策进行补充完善,加强排查、专题研究,为拆迁工作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目前,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在此次拆迁工作中,我镇信访工作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以切实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核心,有效的将“依法逐级走访,坚持诉访分离”的信访工作理念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使百姓对信访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更为我镇今后更好的开展信访工作奠定了坚实有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