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交流

信青春 访真情——在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8-09-11

分享:

北京市信访办复查复核处 岳媛
我是市信访办复查复核处的岳媛,作为一毕业就从事信访工作的青年人,我想谈谈这些年来自己的工作体会、认识和思考。
第一个想谈的是:作为一名青年信访工作者,怎样透过复查复核制度视角看咱们的大信访。
我是2005年刚走出大学校门就走进了信访办的大门,和国务院出台《信访条例》确立复查复核制度正好是同一年。13年来,经过历任办领导、处领导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我看到全市复查复核工作在渠道畅通、文书标准、工作规范、法治水平、工作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期间,我办理了1000多个案件,对复查复核有了自己的认识,我把它概括成五个职能、六大特点。五个职能是:审查、监督、协调、引导、疏解。六大特点是:一是级别顶到了头。咱们办复查复核处代表全市最高复查复核机构,国家局没有对口机构。二是程序走到了头。信访程序中,复查复核相当于“终审判决”。三是得把面目不清的事实“复原”。信访人夸大、扭曲事实;责任单位规避问题、事实不清时有发生。复查复核有时像考古,比如为了弄清60年前信访人房屋经租的情况,需要与好几家单位会商和查档。四是处在矛盾的夹缝儿。信访人钻政策,责任单位既有政策又有内部规范或惯例,两方各执一词都在争辩。需要用法律专业素养明事非、辩曲直。五是从无声中听有声。与紧张激烈的接访场面不同,复查复核大多时候是无声的,都是埋头读案卷、找事实、查法律、审证据。还要隔着信访人的一张纸,从一句话、一个字把真正诉求挖出来。六是有权打倒重来。对各单位不妥的答复意见有一票否决权,有权撤销答复意见或要求重新答复。
我办过的案件,合法合理诉求,复查复核一般能推动解决;不合法诉求,耐心解释,让群众弄个明白;该走诉讼的还得引导,助推回归法治轨道。
无论哪种情况,都彰显了信访在法治轨道下化解矛盾、倾听民意、监督行政、保障民主、维护和谐等功能。正因为有了信访制度、信访部门和我们这些信访工作者,人民群众才能便捷地反映问题、解决诉求、参与民主,政府才能更及时地听到民心所想、民心所向、民心所愿,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做好民生工作,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内部矛盾、不和谐因素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和及时消融。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大信访的核心价值所在。
我第二个想谈的是:从青年节想到,结合做青年信访人的工作来谈一谈怎么干信访。
从2005年到现在,我感到信访人的身份、职业、文化都在多元化。年轻人也成为了一个信访群体,有的是为房子、户口、孩子上学、宅基地审批等个人利益信访,有的是为征收拆迁、不动产登记等家庭权益受长辈委托信访。说到这,我想插一嘴,记得有个青年律师,为了200多元的社会保险金申请复核,他说“我相信信访比去法院解决得快”。一个“快”字说出了青年信访人追求快节奏的心态。
青年人的特点很突出:了解国家方针政策,普遍有较高文化水平,沟通交流速度快、法律政策理解力强,能熟练运用网络媒体,擅长用各种流行潮语刷微博、发朋友圈扩大事件影响,敏感度高。
因此,做青年信访人的工作,应该多用青年人的思维、理念、语言交流,强化法律政策解释,争取理解,并尽可能地劝其做家人工作。此外,还可以借党员社区报到之机,多与各行业、各年龄段的青年接触,并加强和团委等青年机构的联系,多了解新时期不同领域青年人的理念思潮、行为方式,开阔眼界,为做青年信访人的工作,积累与时代同步的社会认知和工作基础。
我觉得,不论做哪类信访人的工作,在依法按程序工作的同时,都可以针对其人身属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甚至运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理论和实践模式做工作,通过分性质、分类别、分层次等细化信访工作方式,提质增效。
我第三个想说的是:信访改革处于新时代的跑道上,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新时代青年信访干部。
舒晓琴局长提出:“推进新时代的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我们要以此为鞭策,更加勤勉敬业,激扬青春,砥砺前行。
我们青年人,要有梦想有担当,做勇于拼搏、舍我其谁的志存高远型信访干部。更应该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融入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信访工作理念里,践行于新时代平凡的信访本职工作中,为实现美丽中国梦、首都信访梦、我的梦而不懈努力。
我们青年人,要有品德有本领,做虚心、勤勉、专业的综合专家型信访干部。首先,要多向领导和老同志虚心求教,精准把握信访程序每道“关口”,给信访人“指对路”、“出准招儿”。其次,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的大背景,运用大数据技术应用系统开展分析研究,用信息化的头脑风暴指导工作,打造“智慧信访”,做与大数据时代同发展的青年信访干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时间管理,强化行政资源稀缺意识,集控工作成本,同时在生活中做一个积极、阳光、高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