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交流

房山区建立 “我来办工作室” 构建新时代基层信访工作新格局



2022-04-21

分享:

房山区积极适应信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信访矛盾源头排查、化解、预防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在全区658个村(社区)建立“我来办工作室”,推进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精细化,做到矛盾随时排、诉求随时化、问题随时解,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质效。2021年,全区“我来办工作室”共处理矛盾纠纷1.8万件,及时就地化解1.76万件,化解率达97.8%。全区乡镇(街道)到区以上部门信访量批次环比下降25%,人次环比下降35%,矛盾上行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信访秩序持续好转。


gzjl2022042101.jpg


坚持整体谋划 构建完善体系框架

全面部署,明确“三个统一”。2021年3月,区委、区政府就强化全区基层矛盾化解工作全覆盖作出安排部署,提出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2021年7月,经区委常委会研究,进一步规范基层信访工作机构,更名为“我来办工作室”,努力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机构名称、统一人员组成、统一工作制度,压实基层矛盾化解责任,并为全区658个村(社区)统一制作牌匾、工作职责展板、群众诉求登记单等。

深入推进,努力实现“四有”。各乡镇(街道)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有力推动落实。针对组建村(社区)“我来办工作室”,乡镇街道迅速行动,及时组织召开班子会议,对标对表、专题研究,成立专班、制定方案。由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下村指导,迅速在村(社区)全面推开,努力做到村(社区)“我来办工作室”实现“四有”,即有牌匾、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为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确保工作可操作、有实效。

落实落细,完善“四定”职责。村(社区)在区镇两级指导督促下,短时间内全部完成场所选址、人员配置、标牌悬挂、制度上墙等工作,为工作运行创造条件。组长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组员包括村(社区)“两委”治保、妇联、计生专干。同时因地制宜,聘请律师、乡村“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退伍军人、老教师)担任矛盾调解员。认真落实“四定”工作职责,即定点接访、定时走访、定期排查、定期会商,切实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矛盾源头治理化解。


整合优化资源 严格工作运行机制

群众说事,定时定点接访。按照“我来办工作室”工作制度规范,村(社区)每天至少安排一名“两委”干部,在工作室现场负责接待群众表达诉求,每周三确定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接待日,通过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帮助群众答疑释惑、解决困难,改变了以往事难反映、干部难见的状态,着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将大量的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主动问事,深入走访群众。“两委”干部、“五老人员”等矛盾纠纷调解员,不仅在村(社区)办公场所等访化解,而且每周要走街串户至少2—3次,广泛收集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社情民意,能解答的当即解答,不能解答的要及时向村、社区党支部报告,在班子会上研判会商,研究推动解决。如,城关街道东坟村组建的“五老”调解队伍,每天上门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调解各类纠纷,把工作做在炕头上,把满意做到群众心坎上。

及时办事,开展多元化解。建立分级分层处理机制,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小事由村(社区)工作室就地办理,快速给予群众回复;大事由街乡镇提前介入指导或直接处理,实现矛盾提级办理;难事由属地乡镇街道“吹哨”,区级部门联动化解,提高一次性化解率,避免“小毛病拖成大问题”。如苏庄三里房产证办理问题,“我来办工作室”及时收集信息,代理群众向上级部门反映,最终由街道协调区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推动,明确解决路径,使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集中议事,促进息诉罢访。村(社区)工作室引入第三方调解组织,并邀请人大代表、法律专家、当地乡贤从各自专业角度对矛盾进行抽丝剥茧、层层剖析,使很多终而不结的疑难事项得到推进,使信访群众长期累积的情绪得到缓解,营造了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不少上访群众,看到多部门多人员认真评议,感受到自己的诉求被高度重视,很快打开了心结,当场达成共识,接受处理方案。如某件反映将近20年的拆迁补偿问题,经第三方调解组织介入,耐心讲解政策,做思想疏导,最终寻求到解决办法,并表示不再信访。


强化跟踪问效 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加强督查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按照“我来办工作室”运行规范,按照区领导包片联系乡镇(街道)分工,每月至少到乡镇督查1次,着重对村(社区)“我来办工作室”的挂牌、组建、运行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督促补齐短板、整改到位。

加强绩效考核。各乡镇(街道)每月统计村(社区)“我来办工作室”落实情况,定期反馈到区信访工作联席办,由区信访工作联席办形成专题情况报告。切实发挥信访绩效考核“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区镇两级都将“我来办工作室”运行情况,作为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拉动“我来办工作室”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总结提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我来办工作室”为载体,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基层矛盾化解力度。深入挖掘、总结、提炼经验和亮点,发现典型、推介典型,有效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通过信访微信公众号、法治日报等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形成较大反响。


来源:房山区信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