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交流

聚焦民生保障 提升信访效能 推动首都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健康发展



2022-09-30

分享:

近年来,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坚定政治立场,勇担政治责任,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坚持推动党建和信访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主体责任,将信访工作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对信访问题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建立健全接诉即办,精细排查矛盾纠纷,精确推进信访问题解决,精准规范信访工作流程,有力推动了信访工作力量和资源整合,有效解决了许多信访疑难问题,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和重大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信访工作连续两年走在了全市前列。

一、加强总体统筹,把党的领导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                                               

坚持党建工作与信访业务工作同部署。充分发挥社会工委和民政局合署办公新体制优势。各级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紧紧围绕机关中心工作,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作为信访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奋斗目标,明确工作要求,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促进各项信访工作任务要求贯彻落实。针对信访群众反映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消费网点少、失能照护产品种类和服务不足等困扰老年人的“烦心事”,全面取消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消费限制,不仅增加了可供消费的养老服务商数量达到1.1万余家,还增加了消费场景的覆盖面,同时增加了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改善了购买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该政策将惠及全市约16万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

固定布局                                                        

二、坚持创新工作机制,持续畅通信访“接诉”渠道

坚持党建工作与信访业务工作同研究。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市委决策部署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制定政策、服务决策、推动改革等各项信访业务工作中,细化方案措施,确保政治和信访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研究细化高位统筹工作机制,增强民政部门内部信访工作合力,建立健全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民政信访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发挥“五社联动”在推动民政信访问题源头化解中的长效作用。围绕群众诉求导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实施办法进行了改革,不仅解决了今年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评估的26000余名老年人外,还进一步为全市更多新增老年人享受到更及时、更专业、更优质的入户评估服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各项工作落地生效

坚持党建工作与信访业务工作同向发力。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充分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领域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将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度关注基层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转化为对基层民政工作者和困难群众的深切关心关爱,转化为推动新时代首都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的实际效果。两年来,全系统共办理群众信访诉求14762批次16808人次;办理12345热线群众诉求工单53287件。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解决群众诉求、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效率和水平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来源:北京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