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研究

淮北相山区纪检信访高效化解“千千结”



2013-11-27

分享:

近期,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积极开展“纪检干部走基层、执法执纪为人民”专题活动,推行信访举报办事“五公开”,提高了群众来信来访的办结率和公信度。
公开受理渠道。相山区纪委公开信访举报受理电话、受理部门通讯地址、接待时间和地点等,设立信访举报箱,专门负责收集、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纪检监察信访网络。
公开办事制度。通过媒体、网站、公开栏等渠道,把信访举报工作法规制度、工作程序和方法、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向社会公开。对涉及群体性利益以及复杂、疑难的信访问题,通过适当方式将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维护群众的知情权。
公开调查过程。在查办信访案件的过程中,有的群众不相信信访问题的调查结果,或者不满意处理结论,相山区会酌情吸收群众代表或让举报人参与调查取证,维护群众的“参与权”,消除了信访群众的疑虑,及时息访。让举报人参与调查取证全过程,由举报人建议如何调查取证,做到让举报人心服口服。
公开处理结果。对署名举报的,在调查结束后,当面向信访人通报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在处理过程中,公开引用党政纪条例,以及受何种处理后职级待遇将受到什么影响,允许举报人和被调查人对处理结果充分发表意见,其他参与人员也可发表观点,把诸多矛盾解决在正式结论之前,有效减少了重复上访。
案件反馈公开。信访问题或信访案件办结后,及时向举报人和被举报人进行回访,反馈信访问题或信访案件的处理结果。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向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反馈,有效地消除疑虑、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