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研究
2015-04-28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纵深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传统的信访与调解工作机制弊端凸显,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导致矛盾处理难度极大,耗费大量行政资源,而且还直接导致基层信访维稳工作不堪重负,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亟须以改革创新的方法破解。作为基层政府,深圳市龙岗区从矛盾最集中的信访工作入手,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实践中探索推行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度,将司法确认引入信访工作,使自主、自愿的基层矛盾调解行为获得法治的保障,获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促使群众由“信访”走向“信法”,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2014年广东省信访工作会议要求推广这一模式。
龙岗区的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是指通过搭建信访诉求平台,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引导信访人达成协议,并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一种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信访协议+法院认可=信访调解司法确认。主要做法是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 完善一套机制,即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机制,将三套调解体系进行整合,实现联动;依托一个平台,即依托信访诉求服务中心,该平台整合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资源,依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的方法,推进信访、调解、处置向综合服务转变;实施一项制度,即实施法官挂点社区制度,选派审判经验丰富、法学理论功底扎实的法官到社区挂点,引导上访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提高社区居民法治意识,推进法治意识,保障信访调解成功;出具一份法律文书,即出具《民事裁定书》,调解人员遵循依法、能动及自愿的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调解协议出具民事裁定书,赋予调解协议权威性和强制性。
试点启动至今,龙岗区共司法确认案件超过300宗,达到了多赢的效果。以试点街道横岗为例,2014年共开展司法确认276宗,涉及金额约1360万元,没有一宗出现反复。2014年横岗街道信访工作也呈现“两升两降”的良好态势,即调解结案率、初访息访率分别同比上升12.8%、21.5%,信访总量、越级访分别同比下降11.3%、57.4%。一是为信访人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司法保障。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以法律强制力,有效克服了信访调解缺乏权威性的弱点,确保当事人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二是促进了信访秩序的好转。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实现了调解和诉讼的无缝对接,强化了信访人遇事找法的观念,从源头上遏制了缠访、闹访、重复访蔓延的势头。如龙岗区某医院发生医患纠纷,患者家属40多人围堵医院,在街道信访办主持下该医院与患者达成协议并申请了司法确认,使纠纷得以一次性完全解决。三是实现了由“信访”向“信法”的转变。对调解不成的龙岗区百世广场租户纠纷等40多宗民事纠纷,区、街信访部门依法开具不予受理告知书,将其有序导入司法途径,树立了法治手段优先的导向,维护了司法的权威。四是提升了人民调解的公信力。通过推广和宣传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度,居民对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民间纠纷的认识得到提升,把人民调解作为处理矛盾纠纷的首选。2014年全区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间纠纷25540宗,比上年度上升26%。
难度指数
★★★★★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机制,将三套调解体系进行整合,实现联动
创新指数
★★★★
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实践中探索推行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度,将司法确认引入信访工作,使自主、自愿的基层矛盾调解行为获得法治的保障
改革成效
★★★★
试点启动至今,龙岗区共司法确认案件超过300宗,达到了多赢的效果,试点街道调解结案率、初访息访率同比上升,信访总量、越级访则同比下降
推广指数
★★★★
龙岗区的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在全市和全省获得推广,国家信访局予以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