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通过在县群众工作中心设立访前法律服务室,为群众提供访前甄别疏导、访中依法化解、访后跟踪评估服务,并为司法机关、政府职能部门搭建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平台,打通了法治渠道解决群众诉求的“最后一公里”。
几个月来,信访群众吴某一直为工伤赔偿和劳务纠纷的事儿头疼。如今,他通过访前律师的一番调处疏导后,他的事儿总算有了了结。
据了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2015年8月,习水县在县群众工作中心设立了访前法律服务室,为群众遵循法定途径解决问题搭建了信访法律工作平台。通过指派专业律师持证上岗,开展信访接待咨询、法律解释、代理申诉等工作,不仅规范了信访秩序,也提高了信访部门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访前法律服务室律师梁建梅告诉记者,前来咨询的群众大多都是弱势群体,而且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习水县运用专业知识为其解决问题,让群众依法维权。针对一些家庭贫困的当事人,我们还会帮助他们申请法律援助。
截至2015年12月,习水县访前法律服务室已接待信访群众265人次,其中通过调处息诉息访的达90件,其他途径分流解决的65件,进入法律程序的33件,切实打通了法治渠道解决群众诉求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