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你们为民办事,为我们保障了评聘职称的公正公平,非常感谢!”近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岭下乡的陆老师一行冒着大雨给县纪委信访室送来一面锦旗。原来,一天前,陆老师向县纪委举报了其学校在高级教师职称聘任过程存在违规现象,县纪委在进行多方调查取证,了解实际情况后,立即责成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通过教育局纪检组对该校进行信访谈话,提出严肃批评。该校当天就整改,重新公示聘任结果,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这是屏南县纪委推进信访件“零暂存”做法的新常态。
2015年以来,宁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检控类初信初访信访件办理“零暂存”,紧抓线索筛选、信访件办理、督办环节,建立信访件“零暂存”考评机制,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解决“四风”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去年一年,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检控类初信初访1564件,其中拟立案16件,初步核实1312件,谈话函询140件,了结90件,暂存转了结6件。市、县、乡三级全面实现检控类初信初访信访件办理“零暂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适应反腐败新常态和“三转”新要求,坚持监督执纪问责主业主责,发挥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作为案源线索的重要作用,紧抓线索筛选环节,准确界定信访举报受理范围、区分信访举报性质、研判重要问题线索,认真筛选涉及同级党委管理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损害群众利益的严重违纪问题线索,建立完善线索评估排查机制,按照五类处置方式提出处理意见。
在信访件核查办理环节,各县(市、区)纪委采取定人员、定时限、领导包案责任制,实行委局班子成员带案下访,全程跟踪指导基层办信办案。屏南县纪委实行信访举报件分级办理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反映科级干部的信访件,以重要信访件拟办单形式报县纪委主要领导审定,组织调查核实;对反映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轻微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采用信访谈话或发函询通知书等形式进行办理了结;对反映一般干部的信访件,通过转办、提级办理、相关职能部门直接初核等形式进行办理;对反映村干部问题的信访件,要求100%核查。
屏南县通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岭下乡葛畲村主任苏必见、党支部书记苏久利等人违规利用公款吃喝、利用职权非法占有村集体资产……去年11月,县纪委接到群众举报,称岭下乡葛畲村村干部大吃大喝,公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县纪委立即对该信访件进行初核,在确认问题线索后移交纪检监察室进一步核查,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为推进信访举报件办理“零暂存”,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了信访件督办台账,指定专人定期督办提醒,督促承办单位将转办件纳入本级纪律审查工作布局,统筹安排,按时查结。
台账跟踪机制是宁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机制保障的举措之一。在各个环节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以刚性约束保障“零暂存”目标的全面实现,去年起,宁德市纪委先后建立集体会审排查机制、“两包一定”责任制、办件约谈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台账跟踪机制等系列体制机制,规范办理流程,明确办信要求,进一步促进信访问题初核调查优质高效、办结及时,严格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宁德市纪委还建立起信访举报件“零暂存”考评机制,立足本市实际,在各县(市、区)纪委和部分市直派驻纪检组开展自评的基础上,市纪委组织检查组深入各县(市、区)纪委和部分市直派驻纪检组,采取听汇报、看内业、查系统等方式,检查考评信访举报件办理流程和办理质效两个方面12项主要工作,侧重对信访举报件办理“零暂存”工作机制、办理流程等进行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导基层信访件规范办理,促进信访举报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