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我们日夜在聆听(已归档)

小区停车费由谁说了算?



2016-11-04

分享:

有些新小区,虽然能找到停车位,但停车费一涨再涨让居民们皱眉。而一些老小区,每天停车如同打仗。还有些小区,看似已经把停车问题解决了,可扩张出来的车位却是以安全为代价。这些问题是否有解决之道呢?
“涨停车费的事儿,怎么不问问我们呢?”最近,有不少市民拨打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电话12345反映,所在小区的停车费用在一年内涨了一次或涨了多次,且涨停车费在事前也没有征求过业主的意见,大家想知道,停车费究竟谁说了算,标准又是什么?
问题一——新能源车停车费猛涨
“新能源车不也是车吗,为什么要涨钱?”家住朝阳区亚运村华严北里46号院的张先生说,这是刚建了两年的小区,小区地面的停车位收费是每月450元,一年下来停车费要5400元。这样的价格在周边地区并不低。张先生说,因为小区距离奥体中心不足一公里,周边地区的停车位比较稀缺,再加上入住至今,小区并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因此,大家也就默认了这个价格。但从今年开始,物业突然将普通车和新能源车进行了区分,普通车的停车费仍然维持在5400元每年,但新能源车却涨到了6600元。“涨价也没有征求过大家的意见,物业也没有说出涨价理由,所以我们小区不少人对这次涨价不认可。”张先生说小区的停车费原本就高于周边,今年开始,新能源车的停车费又涨了1200元钱,究竟道理何在?
问题二——涨车费加剧占道停车
朝阳区望京朝庭公寓业主关女士反映,小区停车费最近从每月的600元,突然涨到了每月800元,这次涨价事先并没有经过业主们的同意。
昨晚记者来到了望京朝庭公寓,还没进社区,就看到社区门前变成了停车场。几条行车道只剩下了中间车道能过车,道路两侧停满了车,连人行横道线都没放过。
社区居民告诉记者,这些在街上乱停的车不少都是小区里的车,由于社区的停车费涨了,不少业主不认同,因此将车停在了小区外。业主胡先生说,他曾查询过小区的停车费标准,发现一个新名词,叫“市场价调节”,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不是“涨钱”的婉转说法。
建议:实施定价标准最好细化
在反映停车费涨价的案例中,居民们提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社区没有业主委员会、物业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涨钱的标准找不到等。小区收多少停车费由谁说了算?又是按照哪些标准?
记者在今年开始实施的新《北京市定价目录》中看到,今年住宅小区停车费全面开放,不再由政府统一定价,而是采取市场调节价。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社区停车费收费的调整仍需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因此,按照相关规定,如果小区涨停车费,物业或停车管理公司需要和业主共同协商价格,标准为“双过半”,即“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换句话说,涨价前必须和业主协商,征得大家同意后才能涨。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小区因为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物业与业主的沟通不畅是个难题。这就造成了原本应该业主们说了算的事儿,最后成了物业看着办。物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市定价目录》中的相关规定应更具体一些,“还是得有基础标准,有时候涨价也是无奈之举,真要协商的话,有几个业主能通过呢?”
(《北京晚报》2016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