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我们日夜在聆听(已归档)
2023-03-20
2003年10月的一天,时任市信访办主任的吴世民,在一张16寸的信纸上写下了“我们日夜在聆听”七个字。11月17日,这手写的七字横幅第一次出现在了晚报读者的视野里,成为此后二十年北京晚报响当当的民生栏目的栏头题字。
2003年11月17日,《北京晚报》“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开办。
吴世民说,当时自己也未曾想到,这个原本先打算试办三个月的栏目,如今即将20周岁了。在这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日夜在聆听”坚持为民发声,一直陪伴在读者身边。
2003年,北京正热火朝天地迎接2008年奥运会。“老百姓热切期盼,都希望北京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海宾朋。”吴世民回忆说,对于城市建设、市政管理、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市民有诸多建议和诉求,反映意愿也特别强烈。那时的反映渠道主要是给信访部门写信、打电话,“最多的一天,我们收到了6麻袋、3000多封信。”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有一个想法:反映民意的渠道应进一步畅通。“群众的呼声需要反映出来,更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向社会公开答复,进而举一反三,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基于这样的想法,大家觉得与媒体合作,共同促进问题解决,一定是个好办法。“党政部门与媒体合作创办报刊栏目,可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儿。”
在选择与媒体合作时,吴世民和信访办的同志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京晚报》。一经联系,马上就得到了北京晚报的大力支持。市信访办还专门成立了工作班子。
新栏目应该起个什么名字?“我们和晚报最先定下来的两个字是‘聆听’。而含义最深的,是看起来最简单的‘我们’二字。”吴世民解释说,“‘我们’是谁?其有多重含义——首先指的就是党和政府,其次指北京晚报,都在认真聆听群众的声音。站在读者角度,‘我们’又指人民群众,群众也要听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一个‘我们’,体现岀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关系,让读者感觉特别亲切。”
“‘我们在聆听’定下来之后,大家总感觉跟市民之间还是有距离感。”经过反复思考,又加上了“日夜”二字,以此告诉大家,我们的聆听,日夜不断。于是,经过双方再次商议,“我们日夜在聆听”的栏目名,被最终确定了下来。
2003年11月17日,“我们日夜在聆听”的第一期报道如期见报。吴世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北京晚报》头版头条,就刊登了“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开办的承诺:专栏不说套话,不说假话,不说虚话。
“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专门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儿。路灯不亮等一些不容易引起重视的小事儿,实实在在困扰着市民生活,他们自己难以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关注。吴世民说:“也正因为关注这些小事儿,报道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要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这个栏目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讲述人:吴世民
我现在依然关注着“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的发展,关注着首都“为民办实事”的进步。如今栏目反映的问题更新更广,解决起来更快更好了,真正做到了“接诉即办”。
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接诉即办改革进入到法治化的发展轨道。正是北京晚报和信访办打造的这样一个栏目,为北京12345热线成为市民解决日常问题的重要抓手开了个好头,推动了接诉即办的立法,加强了北京的法治化建设。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再到“主动治理”,首都城市治理、为民办事的能力在不断提升。最重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始终不变。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继续坚持“我们日夜在聆听”,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北京晚报必将继续有所作为,继续为群众排忧解难。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