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访工作头绪繁多,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干部作风、惠农政策资金、征地拆迁补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农村经济与社会的诸多角落。针对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王各庄村的信访专干朱启祥有自己的建议和方法。
抓源头防控,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在朱启祥的建议下,王各庄村全面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村两委成员主动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深入实际细致排查,及时化解发现的矛盾隐患,防止因矛盾处理不及时不到位而引发信访问题。
重点关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北京外七环从王各庄村经过,涉及房屋拆迁征地、地上物补偿清理工作,朱启祥提前进行前期的调查评估,对于风险高,信访问题多的项目采取化解沟通,降低风险,确保村民满意。王各庄村村民王某原有几亩树林,后来他又引来外人在他的树林里间种了另一种价值较高的树种,双方约定好占地时他与承包人按四六比例分配赔偿收益,可按赔偿规定一块地只能按一个树种赔偿,因此双方在赔偿款分配上发生了纠纷,朱启祥及时介入,积极调解,最终王某自愿拿出补偿款的百分之三十给承包人,将一场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改进工作作风。信访群众往往到村委会反映问题时情绪都比较激动,朱启祥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倾听、做好记录,耐心细致劝解,不推三阻四,防止将矛盾激化,真正做到把群众来信当家事,把群众反映问题当家事。他通过面对面、人对人、手拉手、心连心的工作方式,能够办实事,最终做了信访人的知心人。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答复信访人。朱启祥在工作中做到充分了解掌握信访人诉求,并分门别类进行答复。对信访人不合理、不合法的诉求他能够耐心解释,做好思想工作。对于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在职权范围内的上报领导,争取及时尽快解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于家务村曾有15户村民,将承包土地流转给中间人,中间人又将土地租给外地人进行种植,拆迁时三方就拆迁奖励金发生矛盾纠纷,为解决矛盾,朱启祥主持村民调委会同三方沟通,将法律规定向三方进行说明,劝说中间人退出,最终三方达成协议,由承租人将拆迁奖励金付给15户村民,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确保了外七环拆迁征地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