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风采

我在基层做信访——张芳芳:用耐心和理解宽慰信访人心中的怨气



2017-11-21

分享:

在大家看来,信访工作很苦很累,难度很大,但对信访工作人员而言,他们通过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把“理解”二字贯穿始终;在接待来访者时,把“真诚”二字永恒坚守。依靠理解和真诚,让信访群众的疑难问题“柳暗花明”,使改革产生的新矛盾“迎刃而解”!
本期人物:张芳芳(房山区民政局信访办干部)
  2016年进入房山区民政局从事信访接待、综治、维稳工作。每天耐心倾听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为其详细登记解答,并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要求办理,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铃铃…… ”办公室电话响了,我接起电话刚说“喂,您好,民政局”,电话那头一个愤怒的老大爷的声音传来 “喂,我要找你们领导反映问题,你们这样对我不公平!”我一询问,原来他是一位曾多次上访的退役老兵,因为到60岁享受了城镇职工退休金,每个月的带病还乡补贴被取消了。大爷非常生气,认为带病还乡补贴是自己当消防兵时浴火奋战,落下了伤病才换来的,现在却因为自己享受退休金就被取消,十分不解。优抚科的工作人员也多次向他解释这是政策规定,没有办法。
我知道大爷这个诉求在政策范围内无法圆满解决,从内心非常理解大爷的心情,作为一个年轻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惧烈火的消防英雄,年老了却因为政策限制无法享受更全面的优抚待遇,我也十分心疼。我和大爷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多小时,耐心听他诉苦,也向大爷说明我对他的崇敬和理解,更向他解释我们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有限的能力,希望他可以理解。大爷向我诉说了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抒发了淤积在心中的闷气,态度也缓和了很多,对我说:“姑娘,我知道这个事不好办,文件规定在那摆着,但不管怎么样我谢谢你,我找了这么多部门,你是第一个这么耐心听我说的人,和你说完我心里好受多了,也特别感谢你对我的理解。” 
大爷的几句话让我很感动,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但是却得到了大爷的感谢,我受之有愧,但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也对我后来的工作起到一个警醒作用。信访工作不好做,如果我们总是以一种抵触心态去面对来访人,对他们的诉求不耐烦,怎么能理解他们内心的苦楚和无奈,但是如果我们换位思考,站在来访人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是不是就更能理解他们的难处,也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替他们解困,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一起努力化解矛盾。
张芳芳说:虽然有时我会感到工作很吃力很辛苦,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很充实。我认为信访事业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当我看到群众满意的笑脸我就感觉很光荣,很有成就感。所以信访工作即使没有鲜花簇拥的热烈,没有英雄凯旋的辉煌,我也愿意做一支燃烧的蜡烛,把光和热奉献给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