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凤军是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投诉举报中心主任,从事环境信访工作13年来,他常被来访人称为我们老百姓的知心人,一遇到环保问题就想到他。
深入群众,真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真心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带着感情做工作,是他的工作心得。“在别人眼中,我们每天解决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
他经常说:“真情接待、真诚帮助、真心解决是信访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要求。群众来找我们反映问题,是对我们的信任。只要我们对群众付出真情,把群众反映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大部分矛盾都能得到化解。” 昌平区一对70岁老人曾来电反映洗衣店噪声污染问题,由于该洗衣店手续问题属于历史遗留情况,杜凤军先后3次协调工商、属地街道等多个部门,陪同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处理,并及时安排专人和老人家进行沟通安抚,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老人家向上级部门寄来感谢信,称他为“可亲、可信、可敬的人民公仆”。
着眼大局,妥善解决群体来访诉求
当人们沉浸在节假日欢乐气氛中,杜凤军同志依然坚守在第一线,他的家人问他,什么时候一起过个节?他总是说:“工作忙,等有机会吧!”但自他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就从未给家人这样的机会,一些重大活动期间,他更是吃住在单位,就这样他牺牲了一个又一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确保了重大节日的和谐稳定。
面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时,他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在依据事实和政策的基础上,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矛盾纠纷。近三年来,他先后实地督办126次,妥善化解各类复杂问题165件;主动协调联合会商20次,解决倚窗烧烤油烟扰民等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问题34件。某小区多名居民来访集中反映一建设项目环评相关问题,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深入实地开展调查,入户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民意,起草调查核实情况报告供决策参考,组织座谈会面对面答疑,最终较好地安抚了居民情绪,消除了矛盾隐患。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他及时总结了一套解决难题的办法,组织化解群体访36批432人次,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勇于创新,注重加强环境信访工作探索
杜凤军为环境信访工作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汗水和智慧。从事环境信访工作之初,经常加班加点,着手从服务标准、业务程序等方面进行不断规范和完善,先后组织员工制定了信访工作程序、信访办理考核办法、投诉举报管理办法等,形成了环境信访和投诉举报工作制度体系。为了确保案件受理及时、转办准确,他带领员工开发“12369信访信息系统”,做到转办交办案件“立接立转、瞬间到达”,实现网上受理、转办、督办、反馈、查询、评价,全程网上流转,为环境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打下基础,为推进“阳光信访”创造有力条件。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开展了网上信访、有奖举报、依法分类处理信访问题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受到市民广泛认可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杜凤军——“信访工作关系到稳定大局,关系到千家万户,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化解一个矛盾,化解一个矛盾就是保卫一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