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风采

董方红——群众情绪的减压器!



2018-01-29

分享:

十八大以来全国信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恪尽职守,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第八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国家信访局评选表彰一批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简称“两先”)及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局长(主任)、优秀办信员、优秀接谈员、优秀投诉办理员、优秀督查员和优秀信访工作者(简称“六优”)。
本期人物:全国信访系统优秀接谈员—董方红
董方红,2014年开始从事民政信访工作。从走上信访岗位那天起,她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把信访看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满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在平凡的信访岗位上,努力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2016年,为了精准服务信访群众,做好信访接谈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刻苦研读,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证书,在接谈工作中注入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技巧,增加了信访接谈的知识含量,大大提高了疑难案件的化解力度,使一个个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化解于无形。
抚慰孤独 她比闺女还要亲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有的高龄老人赋闲在家,孤独寂寞无处排遣,老年人上访也时有发生。董方红在接待老年信访人时,牢牢把握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热情解答,真心沟通。
一次,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太太来访,情绪激动,提出了很多无理诉求。接谈中董方红不仅不急不躁,还在及时安抚老人情绪的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谈话技巧,迅速找出了老人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在日常生活中,她因性格原因与老伴和儿女们关系处理不好,家人对她的疏离让她倍感孤独,于是,她用不停地上访、吵闹等极端方法寻求大家的关注,缓解自身的孤独。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董方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手拉手与老人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春风化雨般舒缓她的不良情绪。同时,帮助她调整不合理认知,改变过高期待,与她共同探讨改善与家人关系的恰当方法,使她认识到家人和亲情才是幸福晚年生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通过耐心疏导,巧妙打开了老人淤积多年的心结,使她的不良情绪一点点消解,接谈结束后老人发自肺腑地说:“你真比我亲闺女还要亲!”
认真敬业 她比亲人更贴心
从事信访工作时,常常会遇到信访群众把很多不属于民政信访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向民政部门提出,要求解决。每当此时,董方红都要求自己热情不减,认真地对待和答复,用自己的真心抚慰来信来访者的失望之情。一次,一名外地群众通过网络信箱投诉某社会组织涉嫌欺诈,要求给予答复和严惩。因事情复杂,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又极其有限,虽经初步判定不属于民政业务,但为了对当事人负责,董方红没有轻易回绝,而是采取了先与他电话沟通,尽可能收集到更多的信息资料,之后,又找到相关的业务部门认真研讨,逐一核对信息、认真寻求解决方案。
做足了“功课”后,董方红再次打电话给当事人,帮助分析情况,讲明政策规定,最后提供了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案建议。挂断电话前,当事人发自肺腑地说:“没想到,不属于您的工作,您都能如此认真的对待,还这么耐心的帮助我,首都的信访干部真是贴心又暖心啊!”他又再次通过网络信箱对董方红认真敬业的工作作风提出表扬和肯定。
董方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信访干部“热情、依法、干事、担当”的优秀品质,以严谨高效的工作态度出色完成了每一次信访接谈工作,为民政系统安全稳定和首都社会和谐做出了自己的积极努力和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