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逸若,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63岁的信访专员。
“婶子,今天就看您对我这么关心……以后我遇到什么事情,都先和您说,绝不上访!”这是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村民刘某的话。村民嘴里的“嫂子”是一位朴实、厚道的基层信访干部,她在村里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她带着对村民极深的感情,为村民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她立足本职工作,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得到了村民认可,深受领导和群众一致称赞。她就是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63岁的信访专干姜逸若。
以身作则,以理服人
村民董某、曲某,两家因曲某盖房出现宅基地纠纷。曲某到村委会找到姜逸若,反映了自己的情况。姜逸若在了解实情后对曲某说道:“在解决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件我自己遇到的事。我家东邻是我大哥家,前些年,他家要重新砌墙,找到我说,他家院子不方正,需要往我这边挪20公分,院子才方正。我想就20公分,不算什么,就答应了。他家砌墙那天,我家里也没留人。等我回到家一看,新砌的墙往我这边挪了一米多,当时我也很生气。我老公说,给他扒了,忒欺负人了。我又一想,咱们是村干部,又干信访工作,还是一名党员,家里的事都解决不好,吵的乱哄哄的,以后还怎么做别人的思想工作?别让村里人笑话咱。转过身对我老公说,他是你亲大哥,你和他闹翻了有什么好?咱们小,吃点亏就吃点亏,谁让我答应人家了,就这样吧。这不一直到现在,我们两家相安无事。”接着,姜逸若话锋一转:“你们两家也一样,本来两家就都是亲戚,你是亲侄儿,她是婶子,你作为晚辈就往后退一步,让着点。虽然你把房往前挪了,但使用权还是在你的土地使用权证书范围内。这事不就解决了嘛。没什么大不了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嘛。”经过多番劝说,两家达成一致,争议圆满解决。
以诚暖心,以情感人
村民刘某是外来户,因一些琐事闹不痛快,扬言要打横幅去上访。姜逸若得知此事后,及时找到刘某,将刘某带到村委会。由于刘某情绪过于激动,又有心脏病,导致双手冰凉。姜逸若发现后,急忙为其凉了一杯开水,又让其妻子到家中拿药,自己在村委会对刘某进行安抚。待刘某情绪稳定后,姜逸若说道:“老刘,水凉了,您先把药吃了,别着急,把心态放平和,生命是自己的,只有一次,有我在,您怕什么,有事咱说事。再说了,孩子还没结婚呢,以后好多事还需要您处理呢。”之后,姜逸若又把刘某的女儿叫到村委会:“你年纪轻,在城里上班,见多识广,脑筋灵活,你也劝劝你父亲,别生气,想开点。”经过姜逸若苦口婆心的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明事情的利害关系,凭借多年的相互间信任,最后,姜逸若的真诚话语感动了刘某。
以理服人,依规劝导
2017年秋,西杜兰村进行煤改气工程,因燃气管道施工需要,村民王某(党员)家墙外的散水将被移除,王某不满,对施工队进行阻拦,导致施工进度受阻。姜逸若到王某家中,问明情况,对他说道:“咱先不说施工队对错,就说你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要按党纪条规办事,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事及时找党组织解决,不能使性子,因为你一家而影响全村的工程进度,要有大局意识。散水坏了,不要紧,村委会给你修,你看行不行?”经过说服劝导,王某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当,同意继续施工。从而保证了施工进度,确保村民冬季取暖不受影响。
路走过了,才知道有短有长;情品过了,才明白有暖有凉;心只有绝望时分,才了解谁在相望。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凭真凭诚,才能留心留情。心鉴心,日久必见人心;情验情,珍惜赢得真情。人与人之间有时候仅仅需要一处共鸣,一点理解,一份慰藉,一个陪伴,一句心疼,足矣!——姜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