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工作风采

海淀区信访办主任赵立华:把“不可能”变“可行”



2024-09-12

分享:

图片1.jpg

花团锦簇,绿植环绕,走进海淀区信访接待大厅小院,就像走进一个户外花园。“我们特意为信访人打造了这种绿意盎然、安静舒缓的环境,希望他们来了以后,焦躁的情绪能有所缓解。”在这里,赵立华已经接待了上千名信访人。

在海淀区信访办主任这个职位上,今年54岁的赵立华已经干了近8年。这期间他解决了数不清的信访诉求,但有一件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他刚上任不久,正在梳理全区与房产证办理相关的信访案件,一起“陈年旧案”引起了他的注意。“原卫生局的职工想要办理房产证,已经提出了十多年了,一群人频繁地到信访等部门反映。”

经调查,房屋位于清河街道,共144户,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原海淀区卫生局为系统内干部职工分的福利房,购房款由职工分担一部分,并约定购房人为使用人,对所购房屋享有永久使用权。多年过去了,因没有房产证,居民子女落户、入学受到影响,大家都想办房产证。

历时久远、产权复杂,办房产证的困难比预想的大得多。赵立华先后找到相关部门商议解决办证难题,对方均表示,希望渺茫。“他们都认为当初分房的时候就说明了不办理房产证,居民也同意了,现在又要求办理房产证,属于不合理诉求,以前也没有过先例。”

可赵立华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过去一间房住一辈子,现在大家都是根据需要自主买卖交易房屋,那老百姓提出要办房产证,完全可以理解。“只要是老百姓的合理诉求,我们就应该解决。”只要被赵立华盯住的事儿,他就会一直盯到有结果。

赵立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跑”,最后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支持下,终于决定将房子以房改房的政策,卖给当年分到房的这些职工,并为大家办理房产证。

从2018年关注,到2023年彻底办成,6年时间赵立华从没想过放弃。“这件事能解决,信访部门发挥了灵魂作用,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再变成可行,最后顺利解决,真正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当时一位区领导的评价,给了赵立华很大鼓舞。

赵立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两位信访群众代表。“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朝我深深鞠躬。”赵立华说,这一幕,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我本身是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骨子里对老百姓有很深的感情,有幸在这样的岗位上,就想着为大家干点实事。”赵立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全区信访工作带头人,赵立华每月到窗口接访40小时以上,深入基层走访调研至少一次;主持、打造“田园式”接谈小院,不仅舒缓信访人的情绪,也让信访工作者在空余时间能与花草相伴,排解压力;推动成立了全区首支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社区帮你办”志愿服务队,成员都是居民“身边人”,成为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的重要力量;紧盯诉求较多的房产证办理、困难群体就医、用水用电用气、冬季采暖等问题,开展面对面听民声、同商量,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每到夏秋之际,只要赵立华有空,他会邀请信访人在院内赏花、交流,在他的影响下,一些信访老户还经常带着自家的花卉绿植,到这里“以花会友”。“希望这些花草能带给大家好心情,少一些烦恼。”赵立华也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少一些需要上访的烦心事。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