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普法园地
专题专栏
2022-03-24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极个别人员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隐患。因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北京一男子被立案侦查!
隐瞒去过涉疫烤鸭店还外出散步,男子被立案侦查
3月17日,相关部门在榆乐轩烤鸭店疫情流调中发现,刘某某(男,66岁)等6人曾于3月10日到该饭店就餐,与确诊病例王某某存在同时空密接情形。因刘某某等人到店就餐时未扫码登记,导致后续流调数据不准确。
3月17日晚,社区工作人员向其询问是否到过榆乐轩烤鸭店就餐时,刘某某予以否认,致使其未被及时纳入密接管控。在社区工作人员告知刘某某需居家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其仍于3月18日上午擅自离家前往东城区某超市附近散步,造成疫情外溢传播风险。
目前,刘某某核酸检测阳性,其密接亲属疑似阳性。刘某某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已被警方立案侦查,待治愈后依法处理。
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可能涉嫌违反《刑法》,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你知道疫情防控期间
都有哪些行为可能触犯刑法?
让我们通过以下漫画
一起来看看吧!
行为一
出入小区、超市、菜场等有关场所,拒不配合健康信息核查,拒绝配合身份登记规定,可能受到何种刑事处罚?
行为二
纳入核酸检测范围的人群无故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健康码为黄码、红码的人员不按照规定隔离医学观察或者居家健康检测,可能受到何种刑事处罚?
行为三
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可能受到何种刑事处罚?
行为四
疫情防控期间,在家庭住所开设辅导班、棋牌档、麻将室,违规售卖感冒发热药品等,可能受到何种刑事处罚?
法官说法
以上四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0条有关规定,属于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行为,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为五
疫情防控期间,编造虚假疫情信息,在网络等公众场合散布的,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还帮助散布和传播的,可能受到何种刑事处罚?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之一有关规定,编造虚假的疫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涉嫌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为六
伪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逃避正常检查,可能受到何种刑事处罚?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第115条有关规定,确诊患者、病原体携带者,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故意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行为七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疾控和公安部门开展的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可能受到何种刑事处罚?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7条有关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疫情防控公务的人员)依法开展疫情调查工作的,涉嫌构成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北京市卫健委提醒,当前本市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从严从快从紧从实落实防控工作,快速开展病例调查和风险人员、物品及环境排查,尽早阻断疫情传播。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要切实履行四方责任,加强人员管理,督促本单位相关人员配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请与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人员、接到健康宝弹窗提示的人员立即向社区、单位报告,配合各项防控措施。接到社区排查电话时一定要积极配合,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实报告个人活动轨迹,对个人和家庭负责,履行好个人防控责任。
来源:北京普法
综合自北京日报、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浙江天平、北京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