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学习最美信访干部> 地方之声

河南日报丨席德聪:为党旗增辉 做百姓亲人



2021-11-01

分享:

为党旗增辉 做百姓亲人——记“最美信访干部”候选人席德聪


“有事找老席!”在西华县信访群众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论大事小情,只要遇到了难处,他们第一时间会想到“老席”。“群众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过来让我帮忙,累是真累,但是心里舒坦。”今年58岁的西华县信访局局长席德聪,从事信访工作30年,接待群众数万人,足迹踏遍全县的22个乡镇451个村居单元。席德聪这个名字,已深深地刻进了西华人民的心底。

为了两县人民和睦相处,他手术未愈蹚水过河

2013年,席德聪查出直肠癌,躺在病床上的他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10月30日,动过手术的席德聪正在住院康复,“因贾鲁河滩涂地承包问题,扶沟与咱县群众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械斗”,局里同志向他报告。访情就是命令,席德聪来不及多想,拔掉针头,立即奔赴现场。面对贾鲁河两岸针锋相对、情绪近乎失控的群众,他强忍伤口疼痛,径直蹚过贾鲁河。深秋时节,齐腰深的河水寒意逼人,他打着寒战,勇往直前。到对岸后,一名群众抓住他质问,“你来干啥,打架的吗?”席德聪沉着、冷静地做工作,促使两边群众由剑拔弩张到坐下来协商。从上午直到晚上,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说服工作,经过反复磋商,两地群众终于接受了处理方案,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忍痛工作近10个小时的席德聪,浑身被河水、汗水浸透,不停地颤抖,不得已继续住院治疗。“信访工作是纾解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的前哨,我热爱党的信访事业,愿意为它付出一切。”

为了3个交通受害家庭,他错过见母亲最后一面

工作上尽心尽责、满腔热忱的席德聪,面对家人有着说不尽的愧疚。2017年7月11日,他在艾岗乡处理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信访事项。这起交通事故造成3死2伤,3个家庭的孩子抱着遗像哭成一团。正在做工作的他,接到弟弟母亲病重的电话。一时间,他心乱如麻,一边是痛哭流涕的死者家属,一边是生命垂危的最亲的人。他最终选择了继续工作,而把美好的愿望留给了母亲。劝说过程中,他眼含热泪,苦口婆心做死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协调有关各方商定善后方案。送走死者家属,他急急忙忙往母亲所在的太康医院赶,到医院时已是晚上8点,而母亲早已停止了呼吸。他痛哭不已,后悔没有送母亲最后一程。3个受害家庭很快得到了赔偿,这使他心里的愧疚得到了很好的宽慰。

“做好信访工作责任在领导,机制在长效,信访部门要积极作为,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健全一套规范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县信访局局长的席德聪,将一人之力化为百倍千倍的力量,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信访工作中。他大胆改革,采取解决问题、心理救助、致富帮扶、巩固成效四个步骤,成功破解大量信访难题;积极探索信访复查工作新模式,有效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在信访部门体内循环的问题,这一模式受到省信访局充分肯定,在全省推行;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信访工作百名先进党支部”“零访村建设”和“无访村”评比等活动,走出了一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信访工作新路子。

一系列“硬核”举措使全县信访总量连续8年下降,西华县连年被省、市表彰为信访工作先进县,2019年被国家信访局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席德聪38次受到县级表彰,26次受到市级表彰,8次受到省级表彰;先后获得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局长、河南省先进工作者、周口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记者戴晓涵 通讯员宋华礼)


来源: 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