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至今已在房山区张坊镇信访办工作近3年,接待群众来访1000余人次。
2016年11月,信访大厅来了一名情绪激动的上访人,大声叫嚷谩骂。张建国见状立即上前给她倒了杯水,热情地招呼她坐下。原来信访人在张坊镇南白岱村南河滩地租有一块土地,用于存放风景石,前几日应客户要求去拉石头,却遭到河滩巡查人员的阻拦,使她无法继续做生意。张建国认真倾听上访人的诉求,耐心安抚,待她情绪慢慢趋缓,询问清楚事情原委后,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了此事,并建议此事由镇综治办调查处理。
经调查,信访人私自在河滩上存放石头,河滩巡查人员根据房山区相关规定阻止了信访人的商业行为。考虑到问题处理期间会给信访人的经济收入造成一定影响,为加快案件的办理速度,张建国一方面仔细研读查阅相关文件规定,另一方面积极与镇综治办进行沟通,将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放在为群众彻底解决问题上,主动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并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意见进行协调化解。通过张建国不懈的努力,在和各部门的不停协商沟通下,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制定出解决措施:限信访人利用半个月时间将河滩地上的风景石清除完毕,最大限度降低了信访人的等待时间,并在妥善解决私自占用河滩问题的同时减少了信访人的经济损失。信访人在收到答复意见时,多次对政府及信访办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与服务态度给予了高度赞扬与真挚的感谢,且按时将风景石清理完毕。
群众利益无小事,张建国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做到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凡事想着人民群众,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群众需求与政策规定存在矛盾时,他即使加班加点,也要帮助信访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016年7月,张坊村一村民到信访办反映情况:其现任妻子户口为辽宁省农户,本人为北京农户,已结婚满3年,在将妻子户口迁入张坊村时遇到一些问题,希望政府帮助解决妻子户口问题。张建国接到信访件后,第一时间与张坊村党支部书记联系,详细了解情况。原来由于张坊村处于建设规划期间,为保护本村村民的利益,户口迁入受到一定限制。张建国在这种情况下积极与派出所沟通,掌握相关政策要求,通过与张坊村委会、派出所多次协商,最终张坊村委会同意按照北京市公安局户籍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信访人办理户口迁入接收证明,派出所持续跟进,从而顺利帮助信访人迁入户口。
张建国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也一直注意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理论、业务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仅熟练掌握各项政策,而且练就了敏锐的观察能力。他说:“信访工作方法是否适当是信访工作成功的关键。一定要坚持疏导的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这是十分有效的。”
张建国认为信访工作是人民群众解决困难的重要渠道,对待上访人要抓住其通过正确渠道反映问题的积极因素正确引导,一则可以消除来信来访者的抵触情绪,二则有利于利用相关政策及时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对每件信访问题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政策观念,对每一个来信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对待,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不伤其正,不疏其误,才能让群众感觉到信访工作者的尊重。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只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找到做好信访工作的突破口。也只有依靠群众,理顺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才能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张建国